编者按: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坚持用好用足“关键一招”,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不断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即日起,衡阳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联合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特别推出“衡有办法”系列改革报道,从不同维度相对全面、立体地还原改革历程,通过微观视角解析改革密码,透过一线实践提炼经验样本,更好激励全市上下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砥砺前行,持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阳实践新篇章贡献改革力量!
现推出第19篇《破茧成蝶展新颜 改革潮涌谱华章——雁峰区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近年来,雁峰区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健全工作体系、目标体系, 争当“微服务”“微改革”的“试验田”,做到改革为民、改革惠民。雁峰区委改革办获评“2024年度地方改革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白竹皂社区探索“五色花”治理模式,“老”小区处处焕发“新”活力
01
改革破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健全“四题”工作体系。坚持区委选题、领导破题、部门答题、群众验题的“四题”工作法,18名县级领导领衔18项重点改革任务,聚焦转型最突出的瓶颈、发展最脆弱的短板、群众最期盼的难事,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细“把脉”、精心“会诊”,依托首峰夜话、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会、“逢四说事”等首创载体,引导干部群众同向发力,齐唱改革大戏。
锚定“四高”目标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党建“四高”目标,创成全市唯一的湖南省首批创新型区。做强输变电支柱产业,做大古汉中药康养旅游基地,做优中国电信衡阳算力中心、中国移动5G云数据中心和市府路美食文化街区、南岳第一峰景区文化旅游等特色实体,推动一批标志性项目、制度性创新、开拓性改革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02
民生筑底,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三区融合”让“忧居”变“优居”。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深入挖掘船山文化、大雁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亮点,开发夫子巷、道台衙门旧址、衡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回雁峰广场等旅游景点,打造“社区+景区+商区”三区融合的街区经济发展新样板,形成“文化体验—人气集聚—消费转化”的良性闭环。今年来,接待千人规模旅行团10余批次。“五一”假期,全区累计接待游客78.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21.67万元。回雁峰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衡阳市市府路商圈”荣获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全过程人民民主”点亮民生实事。积极推进“码上找代表”网络平台建设,创建“逢四说事”民主议事机制,依托“票决制”“首峰夜话”“屋场恳谈会”等载体,让“有事好商量、事事能商量”成为常态,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赢得群众交口称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经验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乌兰高度评价,并在全省作典型发言。
“帮代办”服务“零距离”。首创政务服务“帮代办”品牌,大力推行“一事一方案一专班一清单”,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由“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高效办成一件事”被湖南日报头版推荐。政务服务“帮代办”等微服务品牌在全省唱响。完成城建投、文旅投、贸促会等机构体制改革,“三合一”督查为基层减负赋能,“商圈+”党建联盟等新载体引领雁峰全面发展。
03
创新蝶变,擘画现代化治理“新图景”
“五色花”创新“立标杆”。创新“红色党建”“蓝色治理”“绿色守护”“粉色公益”“橙色文明”的“五色花”基层治理模式,打造社区“最美一公里”,在省《改革调研专报》《研究与决策》、央媒《求是网》刊发,并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秦国文肯定性批示。白竹皂社区、雨花亭社区精彩蝶变,获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高度赞誉。
“商圈法治驿站”护航“安民心”。打造“首席专家”进商圈、法制服务“零距离”的基层服务品牌,紧盯“三大导向”,形成“三级联动”,实现“三大效果”,营造“枫桥经验”的商圈治理升级版,守护城市烟火。商圈法治驿站等微改革被《法治日报》《政务要情与交流》等推介。《法治护航,让烟火气更浓郁》《“三管齐下”铸平安,合力守护暖民心》等改革案例在全市宣传推广。
五年改革路,一曲奋斗歌。从经济破局到民生提质、治理跃升,改革的每一步都镌刻着为民初心。未来,雁峰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