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坚持用好用足关键一招,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不断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即日起,衡阳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联合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特别推出衡有办法系列改革报道,从不同维度相对全面、立体地还原改革历程,通过微观视角解析改革密码,透过一线实践提炼经验样本,更好激励全市上下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砥砺前行,持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阳实践新篇章贡献改革力量!

现推出第7篇《在法治下推进改革  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衡阳市司法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坚持把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法治衡阳建设的关键动力,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干克难、以变图强,为推动衡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送教入学,帮助学生矫正行为

01

抓住一个中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服务大局为中心,围绕衡阳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推进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三年专项行动。开展打击拒执犯罪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开展赋码护企”“送法入企等专项行动,助力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行调解+速裁团队审判模式,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0%;探索“1+3+N”涉企纠纷化解模式,两案例分别入选全国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与全国价格争议纠纷十大年度经典案例。探索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机制,南岳云雾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被评为2025年全省助企纾困、民法典护航典型案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出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网办补换证、注销、档案更正等业务65.62万笔。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将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政府合同、重大涉法事务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筹拍播出《雁城说法》24期,累计浏览量达1.5亿人次,排名全省第一。


02

扭住两个核心,强化执法司法监督

严格执法促规范。深化政法领域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数字法治,加快探索行政执法监督+”评议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曝光8个方面的执法堵点和漏洞,形成12份问题清单及总结,实现613万余条执法数据一网覆盖;加强办案干警执法活动全过程留痕管理,制定《严禁违反执法办案四个一律工作规定的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公正司法增活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组织开展案件集中评查和随机式、交叉式、驻点式执法司法专项检查,加快建设执法司法预警、提示、督办监督平台,推动衡阳县检察院未检控辍保学全流程监督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


03

聚焦三个重点,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聚焦品牌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实施湾村明白人+屋场恳谈会两大品牌融合工程,推动情理法融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屋场恳谈会”“湾村明白人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衡阳义警被公安部推介。聚焦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三联三促大走访专项行动和大排查大化解大巡防大管控大整治五大行动,依托综治中心这一主阵地,用活用好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推动数据平台互通互联、运行管用,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分流和化解。近年来,年均化解矛盾纠纷3万余件,化解率达96%。聚焦教育矫治。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矫治教育,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推动建成全省最大最规范的专门学校,容纳学生800人(严管区500人、普管区300人),采用教育+司法模式,开展教育矫治,全面构建未成年人特色矫治体系,设立市县两级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衡阳市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创新出台相关制度机制1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