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坚持用好用足关键一招,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不断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即日起,衡阳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联合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特别推出衡有办法系列改革报道,从不同维度相对全面、立体地还原改革历程,通过微观视角解析改革密码,透过一线实践提炼经验样本,更好激励全市上下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砥砺前行,持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阳实践新篇章贡献改革力量!

现推出第8篇《书写惠民新篇章 绘就幸福新衡阳——衡阳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十四五期间,衡阳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民之所忧、民之所需、民之所盼为改革方向,扎实推进社会体制系列改革,释放更多民生红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先后荣获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儿童友好城市等多项金字招牌,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基层社工站长者食堂内老年人在用餐


01

保障有学上,助力上好学

深耕教育改革,以均衡化、智慧化为抓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教育评价、双减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学生体育和心理健康评价机制,开展普惠托育护蕾行动,做好随迁子女就学等各项工作。2021年以来,共落实国家政策性资助资金13.3亿元、资助学生166.05万人次,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4.37亿元,夯实教育信息化2.0基础,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覆盖率、多媒体学校覆盖率均达100%6个县市区建成区域教育专网,5个县市区建成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91%规民改革工作受国务院教育督导委通报表扬。


02

织密健康网,守护生命线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围绕公平、高效、智慧、安全、诚信医保为目标,创新医疗管理机制,着力推进医疗保障待遇清单、支付方式改革、医药价格改革等工作,实施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目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率达95.36%,困难群众100%参保,搭建了“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动三甲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197个,建成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完成22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一站式门诊标准化建设,共388家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改革范围。常宁中医夜市火出圈,创建了3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03

提高交房率,促进就业率

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扎实做好保交楼”“保交房工作,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商品房销售取消公摊举措获社会好评。全市49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83保交房项目交房率达90%以上,完成保障性住房7407套、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437台,化解房地产遗留问题53个项目、6823户,累计完成城区安置房分配2.43万套。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进产学研合作,打好失业保险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四五期间,全市成功创建创业孵化基地14家,共吸纳在孵创业实体758家,带动就业3600余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97亿元,带动就业2.03万人,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参保企业减负9.94亿元,成立了软件学院、祝融学院、工业富联培训学院等多个产学研协作平台,落成衡州工匠学院


04

关爱幼弱残,关注老龄化

创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构筑出生缺陷防护墙,持续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等系列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加强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研究出台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二十条,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市社会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1年分别增长20.83%29.41%,全面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17%,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5%,完成适老化改造任务1.46万户,开办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培训共1.44万人次,培育持证养老护理员2597人。

近年来,衡阳市用实干诠释民生无小事,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了普惠共享、精准施策、多元协同的民生治理新模式。十五五期间,衡阳将继续锚定省域副中心目标,着力打造区域经济、消费、医疗、教育、应急五个中心,推动民生福祉从有没有优不优跨越,奋力书写新时代幸福衡阳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