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胡建军  图、视频/全媒体记者周围

数说改革

2023年,珠晖区市场监管局推行“三个一”监管方式以来,辖区药械消费以及质量方面的投诉量同比下降57%,涉及药械违法案件同比下降76%,药械行政监管成本降低了20%。同时,营商环境显著提升,群众购药用械满意度由80%提升至98%。

改革故事

“您好!我是珠晖区市场监管局药械经营股工作人员,在实时监控中发现你药房的执业药师没有按时到岗……”近日,珠晖区广东路某药房执业药师未及时到岗,该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中发现后,立即督促药店纠正。

这是珠晖区市场监管局为规范“两品一械”经营秩序,开展药械智慧监管工作以来日常工作的一幕。

珠晖区共有药械经营和使用单位260多家。面对监管对象多、执法力量少的问题,如何做好“放管服”、怎样节约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该区市场监管局推行“三个一”监管方式(构建一张“互联网+智慧监管”网络、组建一支乡村“两员”监管队伍、推行一套风险分级监管办法),呈现了“三降一升”的显著成效。

一张“智慧监管网”:

既节约监管成本又提升监管效能

“现在店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是否规范,监控都看得清清楚楚。”珠晖区广东路百年敬一药店负责人吴词说,有了这一张“智慧监管网”,既能实时督促大家规范操作流程,又能让老百姓明明白白购买药械。

 

▲珠晖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开展药械智慧监管工作

2023年,珠晖区市场监管局与电信部门合作,利用辖区药械经营使用单位现有监控设施,统一数据端口接入,构建起一张“智慧监管网”。

之前的药械监管,由于工作人员有限,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效率很低,一天也走不了几家药店,监管效果也差强人意。

有了“智慧监管网”后,市场监管人员通过监控屏、电脑后台、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可对辖区药械经营和使用的关键环节、关键行为进行全程跟踪。

“自从构建这张‘智慧监管网’后,我们的监管工作越来越便利、高效。”珠晖区市场监管局药械经营股负责人刘飞说。

在刘飞看来,药械监管方式的智慧化转变,不仅节约了监管成本,而且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还能有效地遏制各类药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谓一举多得。

记者了解到,目前,珠晖区大部分的药械经营使用单位都纳入到“智慧监管网”,“巧管”加“严管”的高质量监管局面基本形成。

一支“两员队伍”:

延伸药械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这个棉签超过有效期85天,无菌手术刀片超过有效期90天,带线缝合针超过有效期353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超过有效期778天。”5月29日,珠晖区广东路街道上溪社区药品安全信息员王洋洋在辖区走访时发现,某口腔诊所诊室陈列的棉签、口罩、检查手套等医疗器械已过期但仍在使用。

 

▲药品安全协管员在诊所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

随后,王洋洋迅速将情况上报给街道药品安全协管员胡罗华。两人初步核实情况后,他们立即向区市场监管局报告。

该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赶到该诊所进一步核查、取证,确认了该诊所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的行为。根据规定,依法对涉案诊所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

为保障农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珠晖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支乡镇(街道)药品安全协管员、村(社区)药品安全信息员队伍(以下简称“两员队伍”),推进药械监管网络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打通基层药械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区配套出台相关办法和细则,明确了辖区10个乡镇(街道)、75个村(社区)“两员队伍”的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标准,充分调动“两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对基层药械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不能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发文了’当成‘落实了’,把‘开会研究了’当成“问题解决了。”珠晖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浩文介绍,实践证明“两员队伍”在夯实基层药械监管基础、延伸监管触角、消除监管盲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套风险分级监管办法:

倒逼药械经营和使用企业诚信经营

“他们评上‘示范药店’后,各项服务更上一层楼。”11月3日,正在珠晖区一家“示范药店”购药的何阿姨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她搬到河对面去住了,但有时候家里人发生感冒、头痛等症状,还是到江东这边的药店来买药。

 

▲顾客在示范药店购买药品

记者了解到,珠晖区市场监管局根据辖区经营和使用药械企业不同经营状况,综合日常监管情况、投诉举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记录等情况,对企业实行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四级风险分级量化监管。

根据等级评定,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等级评定为良好以上的予以通报表彰。对信用等级一般以下的,通过增加监管频次、提示和约谈、公示违法违规记录等方式予以严格监管。

目前,全区260多家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完成监管量化分级,并悬挂标识牌、承诺牌。

同时,珠晖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药械零售企业中启动“示范药店”创建工作。目前,已有9家风险等级B级以上药品零售企业率先通过验收,取得了“示范药店”的招牌。

“药械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民生之所需,也是民生之所急。”王浩文表示,下一步,在持续推进“三个一”监管模式中将查漏补缺,以期推动药械智慧监管体系加速形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创造药械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改革评说

 

创新药械监管方式彰显“大智慧”

如今“大病上医院、小病到药店”的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如何全天候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珠晖区的“三个一”创新举措,着力规范零售药店建设,牵住了药械使用环节安全质量的“牛鼻子”,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大智慧”。

机构改革以来,我市药监系统在强化监管、防范风险、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珠晖区构建一张“智慧监管网”,让药品智慧监管新模式成为现实,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又提高了监管效率。

每一粒药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珠晖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乡镇(街道)药品安全协管员、村(社区)药品安全信息员队伍,扎实推进药品监管网络向乡镇、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了基层药械销售布局“盲点”以及群众科学用药用械问题。

药械监管科学是立足实践、服务决策的科学。珠晖区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情况,并综合投诉举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记录等情况,对药械经营企业实施风险分级和信用分类监管,不断增强了药品经营企业责任意识,为建立健康有序的药械安全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实践证明,珠晖区“三个一”监管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推进了药械监管信息化、智慧化进程,也为我市如何全天候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提供了范本。

 

编辑:聂山人

责编:张花

编审:张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