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实施《衡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职能部门聚焦儿童发展和民生需求,不断优化儿童健康、教育、福利保障、法律保护等方面政策措施,儿童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法律体系不断健全,福利水平持续提升,儿童工作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一、主要监测情况
(一)儿童与健康
1、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近年来,衡阳市不断加大妇幼保健投入,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正火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湘南地区最大的妇女儿童专科医院,预计2024年6月投入使用。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达标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得到有效提升,为95.45%,较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4.83%,较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均达到"十四五"终期目标要求。
2、儿童死亡率保持低位。2022年,新生儿死亡率为1.27‰,较上年下将0.5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为2.17‰,较上年下将0.25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6‰,较上年下将1.03个千分点。
3、儿童计划免疫成绩显著。2022年,衡阳市儿童卡介苗、脊灰、白百破、甲肝、乙肝、乙脑和流脑疫苗继续保持较高接种率,均能达到99.9%以上。
4、儿童新发近视率有所下降。2022年,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3%以上,小学生近视率降至29.01%,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5.29%,在全省保持较低水平。
5、儿童心理健康得到广泛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近年来全市健康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全市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保持100%,小学和中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3%、23.64%,较上年分别提高0.1和1.08个百分点。
(二)儿童与教育
1、学前教育提质扩优。学前教育水平继续提升,2022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数为541所,较上年增加6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9.28%,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7.54%,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超过"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目标5.54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市持续加强教育投入,继续将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22年通过内部挖潜、提质改造、新建新增、强化管理等方式完成11个小学项目及5个初中项目建设,共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7580个(小学13230个,初中4350个)。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校学生1738人。
(三)儿童与福利
1、儿童福利水平提标扩面。儿童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得到巩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标准不断提高,更多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2022年末,我市共有31.93万名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苯丙酮尿症(PKU限0-14岁),儿童脑瘫康复治疗(1-7岁)等病种均纳入特殊门诊;机构内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平均保障标准分别为1350元和950元,并全额资助其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范围。
2、未成年保护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全市持续完善儿童福利领域各项制度,努力提升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保护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建立187个乡镇(街道)、2775个村(居)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实名登记管理和定期培训制度,实现2775个村级"儿童之家"全覆盖;协调12345政府便民服务平台开通未成年人服务热线,同时启动衡阳市社会福利院优化提质改造项目,预算资金634.99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按程序推进。
3、弱势儿童得到更多关爱。近年来,全市积极履行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使命任务,精准施策兜底线,协同保障织密网,不断健全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2022年,全市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人数达到2262个。
(四)儿童与家庭
全市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全面推进。2022年,衡阳市妇联依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成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参与建设的城市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379个、农村社区(村)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2209个,比上年分别增长43.02%、25.44%。
(五)儿童与环境
1、居住环境不断改善。2022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7.1%,4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全市公园面积达到862.5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儿童文化产品日益丰富。2022年,全区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为583千册,比上年增长16千册;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均设立了儿童之家;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23万人次。
3、网络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处置网上危害儿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33条,较上年减少1条,呈下降趋势。
(六)儿童与法律
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全市法律援助未成年人达883人次,59名未成年人得到司法救助;侵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案件收案数52件,破获猥亵儿童案件数分别为15起;查处侵犯儿童权益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和账号数量12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意外死亡率有所上升。2022年,全市儿童伤害死亡率从"十四五"初期的67/10万提高到2022年的102/10万,儿童溺水死亡率从"十四五"初期的37/10万增加到2022年的52/10万。
(二)中学生近视率暂未达标。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初中生近视率要降至63%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要降至74%以下。2022年,我市初中生近视率为65.29%、高中生近视率为83.11%,距目标分别差2.29、9.11个百分点。
(三)儿童用品质量监管有待加强。2022年,儿童用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率9.09%,比上年上升3.64个百分点。
三、意见建议
(一)多措并举,守护儿童生命安全。儿童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多措并举多方护航,一方面积极创建儿童安全环境。树立儿童伤害可防可控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改善环境、加强执法、使用安全产品、开展评估等策略,创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安全环境。落实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开展儿童防伤害、防暴力、避灾险、会自救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预防和控制儿童溺水。加强看护,保证儿童远离危险水体。隔离、消除家庭及校园环境的溺水隐患,加强农村地区相关水体的防护隔离和安全巡查,加强开放性水域、水上游乐场所、船只等安全管理并配置适用于儿童的应急救援装备。
(二)家校社携手,守护儿童明眸"视"界。高度重视和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是"家庭、学校、社会、专家"的共同责任,是助力儿童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基础性工程。要立足预防抓教育,普及儿童青少年"科学护眼用眼"知识,形成良好的"护眼"行为习惯;立足预警抓筛查,眼睛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警;立足预控抓康复,积极实施早干预、早矫正、早康复措施,有效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公益服务。通过"家校医社"联手共同努力,给儿童青少年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加强儿童用品质量监管。聚焦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定配眼镜等与儿童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产品,针对性开展专项抽查,严厉打击仿冒混淆等侵害婴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15等投诉热线的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风险隐患。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广泛普及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