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乡地处衡山县东南部,全乡总面积67.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6万亩,林地面积5.15万亩,下辖10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3.27万人。乡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以小水果种植而闻名,素有“小水果之乡”的美誉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强乡”,2020乡龙凤村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全乡百亩以上规模种植的品种有沃柑、冬枣、菁香桃、阳光玫瑰葡萄、红心猕猴桃、西瓜、香瓜等十余个,水果种植面积共1万亩,年产值超2个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000余人琳琅满目的“小水果”日益发展成为强乡富民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

一、政府与市场联动。统筹发挥政府“看得的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联手推动小水果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美丽蝶变。一是组织领导聚力衡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永和小水果之乡作为该县特色产业强镇的样板来打造,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成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小水果之乡建设领导小组,精心指导发展、帮助解决问题。永和乡党委政府主动担当,全力作为,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小水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小水果办,整合全乡之力为小水果产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力争将永和乡打造成湘南精品果园。近三年,累计协助流转土地3000余亩,协调各类矛盾40余起,帮助经济组织办理各类证件、申报相关项目30余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00余万元。行业协会赋能。以永和乡小水果产业经营主体为骨干,成立了全县水果产业协会协会定期探讨协商发展大计,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制定行业规范,内部互相监督,努力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价格”,为“小水果”壮大奠定基础。三是产业联盟强基。积极探索推进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实现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三者共利共赢,构建了市场触角灵、产业基础实、发展受益广的小水果产业发展大联盟,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出海,实现更广范围“动”起来、“走”出去,有力促进了产业规模的迅猛扩张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永和乡“小水果”产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技术与品质并举。坚持以技术提升品质,以品质推广技术,推动永和乡“小水果”产业走出一条技术与品质互相促进、互相提升的健康发展道路。一是与市场共振。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种植什么”,小水果办、水果行业协会不定期分析研判小水果行业趋势,及时引导各经营主体紧跟市场需求,优化水果种植品类,调整种植规模,最大可能规避市场风险、提升种植效益。同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政策,引导各经营主体因地、因时制宜发展水果种植,避免一拥而上、盲目种植,确保四季有果持续产出。目前,永和乡已经形成了龙凤村沃柑、红心猕猴桃、青柚,黄周村茂谷柑、贡柚,沙头村冬枣,咸宜村葡萄,文桥村砂糖桔,新场市社区菁香桃的水果种植格局,保持了春夏秋冬四季有果的产出节奏。二是与技术共进。勇敢追逐国内一流水果种植技术,积极尝试探索新技术,让技术成为推动永和乡小水果产业崛起的“关键先生”。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举办小水果种植技术培训5场次,专家团队前来指导达30余次推动一批先进技术、新技术转化落地,培养出一批土专家”“果秀才”同时,加强行业内部交流,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基地负责人、乡土专家交流水果种植技术,解决技术问题,近三年组织技术交流7次,解决技术问题20余个。三是与品质共生。将品质作为事关小水果产业发展和小水果之乡建设的“生死线”,小水果办和水果产业协会联合严把小水果出品关,按照行业规范鉴定合格的,才能粘贴原产地标识销售,其余品质相对较低的小水果只能以公司、合作社名义销售,产品包装不得出现任何“永和小水果”的字眼,以此不断巩固提升永和小水果的市场口碑。

三、品牌与形象同塑坚持内强品牌、外树形象,全面提升永和乡“小水果”市场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一是精心打造知名品牌利用与科研机构合作契机,大力推进无公害有机种植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申报和认证工作,成功申报绿色食品4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大力引导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护城河”,已申请注册了“衡山沃柑”“茶石冬枣”等近十个水果商标。二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坚持线“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一体推广“永和小水果”公用品牌,与湖南达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邮乐购、农品山香、农民伯伯、平安好车主等电商平台签署线上推广合作协议,在盛豪超市、九福祥超市,步步高超市等实体商超进行专柜推广经销,推动永和小水果走出衡山,走向三湘大地三是推动企业股权改造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水果种植企业进行股权改造,“龙凤沃柑”“紫冠冬枣”“永新农庄”等三家企业成功实施股改,挂牌湖南股权交易所,推动永和小水果经营主体实现由“作坊式”经营向现代企业经营的战略转变,有效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切实提升了永和小水果产业的市场公信力知名度

四、产业与旅游互融坚持小水果产业核心,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不断丰富拓展产业内涵和外延,做好“水果+旅游”文章。一是推出水果“主题游”近年来,先后举办“初恋味道·果约永和”“幸福在沃·甘甜如春”等大型采摘节活动4期,今年举办 “初恋味道·果约永和”衡山县第二届水果采摘季活动,邀请著名主持人李锐为永和小水果代言,各大基地采摘水果的游客呈井喷式增长,基地及果农累计增收超300万元。二是推出文化“休闲游”紧贴时代休闲文化和休闲方式,举办“家庭趣味运动会”“迎新健康跑”“短视频大赛” “现代诗征文大赛”“非遗文化展演”“青年联谊交友”等文化休闲活动20深入挖掘龙狮赞、划龙舟等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新建龙狮文化展览馆,建设龙舟赛基地,组织龙舟赛皮影演出等活动,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三是推出自驾“一键游”推出水果采摘电子智慧地图,内容涵盖了永和的水果采摘基地、人文自然景观、餐饮民宿的具体地点,有文字、图片、视频介绍,一键导航即可到达目前新发展农家乐4家,乡村民宿1处,休闲垂钓5家,家庭农场7家,以水果采摘为主题的乡村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